近日,北京市昌平区大棚内种植的草莓陆续成熟,草莓采摘园内也逐渐热闹起来,不少市民趁着好天气,带着孩子来到草莓采摘园,“孩子自己动手采摘,既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,也能感受收获的喜悦。”一位市民说。

草莓采摘园相关负责人介绍,从去年12月起,就陆续有游客前来体验草莓采摘,采摘期可持续至5月中旬。不同品种的草莓对光照、温度、湿度等需求都有所不同,要想草莓长得好,除了靠天时地利外,定植、蜜蜂授粉等生产管理环节的50多项硬杠杆都要达标。

每个大棚里都挂有《昌平区日光温室草莓生产操作规程》,详细介绍了草莓栽培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新型肥料施用方法。为了便于采摘和着光,在移栽定植草莓苗时,工作人员会把弓背朝向垄的外侧,草莓花柄就会朝向垄沟方向生长,这样通透性好,结的果就会方向一致,颜色也非常红艳。

2010年,昌平草莓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。现在,昌平草莓生产区域比较集中,草莓温室成片连接,品种约100个,果实鲜红美艳。数据显示,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的短短几天,全区草莓产量就达到约20万公斤,产值0.2亿元,共接待采摘人数3.8万人次。

昌平草莓从生产技术要求、产品典型品质特性到产品质量安全规定、产品包装标识等,目前已建立起一整套技术标准和全方位跟踪监管的管理规范。近几年,昌平区共筛选出圣诞红、隋珠草莓等100余个新品种,分别在多个地标草莓种植园区进行示范种植,主要分为长日照品种和短日照品种两类。

昌平区农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,将依托中国农科院、中国农业大学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,加强草莓育种育苗研发,建设昌平草莓种业科技创新中心,完善昌平草莓种苗繁育三级体系,即脱毒—扩繁—推广生产,年产脱毒原种苗达500万株。建设草莓种质资源圃,使昌平区草莓种质资源达200个品种,立足昌平辐射京津冀,解决现有草莓主栽品种的替换,提品质、增产量,推动智慧农业发展,建设智慧草莓园。

该负责人表示,今年,昌平区将推进草莓绿色高效发展,落实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,开展草莓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示范推广,加强草莓套种模式推广,增加农民收入,建立草莓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;以争创国家“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”为抓手,引进先进农机设备,开展草莓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;通过新型经营主体集成推广草莓套种技术,增加设施复种指数提高单栋产值,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,指导创建草莓主题家庭农场;围绕特色资源发掘、特色产业发展,以“产品特色化、生产标准化、身份标识化、全程数字化”的总体思路积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,增加纳入昌平草莓地理标志管理的温室数量,形成“昌平草莓节”特域节庆文化品牌;研发昌平草莓地图拓展销售渠道,开发线上销售平台、直播带货等销售形式。

Tags: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